为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,降低生产成本,能源分厂发动全员积极开展“我为分厂献一策”活动,从指标进班组、效益金点子等方面下功夫,制定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。
煤棒生产是合成氨生产的源头,也是成本消耗的“大户”。为了更好地推进指标进班组,以数据指导生产,分厂结合现场实际,组织工段技术人员讨论修订了一体化比较管理细则,对棒机电流、制液温度、煤棒强度等重要工艺指标实行数据化监控。通过对棒机电流合格率实行自动集抄分析,一目了然的数据对比让制棒班长在班中管理有了重点,不仅提升了煤棒质量,更进一步提高了棒机操作工的责任心和操作水平。
在效益金点子活动推进过程中,分厂对三气烟气脱硫装置的3台循环泵进行演排分析,发现一台循环泵足以满足生产需要。在保障脱硫效果的情况下,分厂将循环泵由“2开1备”改为“1开2备”,于10月中旬开始试运行,目前运行效果良好,每年可节电创效约37万元。同时,分厂积极协调将磷铵废包裹油送至原料热风炉掺烧,减少废油外送处理费,每年合计创效约13万元。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接下来的工作中,能源分厂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降本增效措施,进一步挖掘创效点,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懈奋斗!